青岛打造国家东部地区转型发展增长极 向高质量发展全速迈进

作为薄膜电池的主要原料之一玻璃,约占原材料成本的40%。

全国人大代表、晶龙实业集团董事长靳保芳提出,河北光伏业只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美国光伏企业虽仅有10余家,但每家都有自己独到的技术优势。

青岛打造国家东部地区转型发展增长极 向高质量发展全速迈进

而晶龙已在德国、美国等建设了研发机构,晶龙两项硅太阳能电池技术创造了世界第一。河北应突出地方特色,发挥自然资源和技术比较优势,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体系。以掌握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加速产业规模化发展为目标。她介绍,目前江苏还在扩大光伏并网发电试点示范,扩大光伏市场发展空间。随着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因缺乏核心技术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人才和政策造就光伏强省 江苏新能源产业发展全国领先,太阳能光伏电池产量占全国的58%以上,风电设备关键零部件占国内市场50%的份额。因为没有技术优势,企业发展就缺乏定位和特色,竞争力便无从谈起。邢台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郝广禄说,该项目可申报国家金太阳工程,获得项目投资额50%的补贴,建成后将上网运行,并网发电。

2月22日,在上海举办的国际太阳能光伏大会上,邢台开发区与美国SunPower公司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建设全国最大的太阳能电站。邢台市近年来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在邢台开发区谋划了25平方公里的新能源产业基地,联合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清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大学,搭建科技支撑平台,延伸产业链条邢台市近年来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在邢台开发区谋划了25平方公里的新能源产业基地,联合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清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大学,搭建科技支撑平台,延伸产业链条。光伏大会上,邢台独特的产业优势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其中,美国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厂商SunPower公司与邢台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在邢台建设500兆瓦太阳能电站。

目前,该区已引进新能源项目26个,总投资120亿元。邢台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郝广禄说,该项目可申报国家金太阳工程,获得项目投资额50%的补贴,建成后将上网运行,并网发电。

青岛打造国家东部地区转型发展增长极 向高质量发展全速迈进

未来,开发区将重点发展光伏产业、风电设备制造产业、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储能技术和智能电网五大产业,力争到2020年建成产值超千亿元的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2月22日,在上海举办的国际太阳能光伏大会上,邢台开发区与美国SunPower公司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建设全国最大的太阳能电站我希望企业不要做投机者,要真正推动能源结构改变,从更长远的角度思考企业自身或是整个行业的发展。多晶硅是生产成本中投入最大的一部分,但目前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硅片产能很高,但是真正高质量低价的产品还是比较紧缺,多晶硅高端产能是很短缺的。

第一次爆发处在2005-2007年之间,德国、甚至整个欧洲市场迸发,中国的企业也相继上市。我们采取的措施有四方面,首先是扩大规模,在今年内规模做到4-6GW。中国终端市场安装量只占1.3%,而欧洲占到69.7%,由此看来中国光伏电站规模还很低。但同时也要看到2009年至2010年安装量呈十倍的增长。

但是之所以说目前多晶硅价格一路上涨、硅料短缺,原因是产业链进一步优化整合还有很大空间。五 力诺集团总裁司海健呼吁把绿色留在中国,开拓国内的光伏应用市场,具体措施包括:一,推动大型电站和屋顶电站的建设。

青岛打造国家东部地区转型发展增长极 向高质量发展全速迈进

光伏产业的第二次爆发性成长在即。五,发展消费级的光伏应用产品。

中国、美国、以及欧洲差别基本不大,但成本区别在于是要垂直整合还是专业化发展。三, 太阳能光伏示范工程、公共设施光伏应用。因此,下一步为了有效的利用资源、并且进一步降低成本,尽快实现平价上网目标,就应该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好的消息是,未来十年新能源装机量成长幅度,比起生物核能、风电和水电的成长幅度将会是最大的。[page]中国太阳能光伏电站规模仍然远远落后于欧洲和美国的规模。纵向都做的有30%的成本优势。

三 天合光能董事长兼CEO高纪凡观点2010年全球的光伏安装量为15G瓦-16G瓦左右,相比2006年的1.8G瓦,成长了八倍。据行业预测,到2015年光伏全球的安装量为35G瓦。

第二,一定要确保质量。四,农村屋顶光伏计划与农村化光伏应用。

第二次将是全球能够平价上网的使其,这就要求整个产业链生产成本的降低。很多太阳能行业的前辈表示太阳能的发展本世纪才刚刚开始。

第二是要做供应链规模整合,垂直整合看上去虽然成本降低了,但是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另外,我想谈谈光伏产业的发展,光伏产业呈S曲线发展:前期处于技术驱动阶段。当这个概念逐渐被认同后,就发展到第二个阶段,即生产驱动,去年中国的光伏产业就处于生产驱动阶段。第三,太阳能被认为是21世纪解决全球能源问题的重要选择,因而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但也有抱怨的声音称,对太阳能行业的支持太多,导致有很多投机者进入这个行业,造成相反的作用。

四 塞维LDK高级副总裁兼CTO 万跃鹏,希望通过规模化和技术创新来降低成本,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方式还是通过提高转化效率。二,发展太阳能光伏和建筑一体化(BIPV),光伏和环境一体化(EIPV)。

那么,未来每年的光伏安装量增幅估计为20%-25%。全球多晶硅原料基本分为三个档次的生产商,一流的生产商今年产能基本能够满足80%的需求,第二和第三梯队生产商的产能基本是过剩的。

2011年2月23日下午,全球光伏市场发展暨CEO峰会在上海举行,中国大型光伏企业天合光能、晶澳太阳能、韩华新能源、塞维LDK、力诺集团,以及国外著名光伏企业Dupont、Phoenix、 Skypower、Apricum等公司CEO联合出席本次峰会,就目前国际太阳能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发表各自看法,以下是i美股就该峰会上发言的中国光伏企业CEO讲话及核心观点的整理:一 晶澳太阳能CEO方鹏观点- 太阳能的发展本世纪才刚刚开始- 光伏产业呈S曲线发展,去年处于生产驱动阶段,接下来将向规模化发展- 光伏产业的第二次爆发性成长在即- 多晶硅高端产能紧缺- 中国太阳能光伏电站安装规模远落后于欧洲和美国- 纵向集成制造商具有较高成本优势中国目前在对待新能源问题上的策略是改良+改革,改良就是把清洁煤能源做的更清洁,同时也发展包括核能、风能、水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但太阳能目前在中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还比较小。接下来就应该是规模化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属于资源的优化整合、或是战略合作阶段。

在行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国光伏企业发展首先一定要在技术创新上面投入更多的资源和资金。二 韩华新能源CEO谢平:垂直整合虽然降低了成本,但是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当下光伏企业就像沙漠里的鱼,成本较高,基本靠政府补贴支持。电池、组件都做,有超过20%的成本优势。关于纵向集成制造商成本结构,通过调查比较中欧公司成本,我们发现:光做组件的公司相对于欧洲公司有10%左右的成本优势。

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成为主要的光伏市场,也将取决于整个产业链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以及规模的进一步增大。奥巴马政府提出计划到2035年,美国能源机构中80%来自新能源,到2025年光伏安装成本为$1/W,相应的发电成本降低至$0.05-$0.08/kwh,比现行的成本降低一半以上。

如果成本能够降到2块钱,组件的平均售价要降到1美元/瓦左右时,沙漠才能变成绿洲,不需要政府补贴,而到时市场前景也将更大。另外,去年汇率、以及供应链的变化幅度都已超过10%、甚至20%,所以说整个市场的平衡能力是比较脆弱的,一旦产业链变化、汇率变化,就会颠倒市场的成本关系。

过去几年里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太快,市场需求旺盛,大量企业进来以后,存在着质量隐患,这些冒牌产品对用户的伤害将直接影响中国整个太阳能行业发展,因此要尽快停止这些低质量太阳能企业的生产。因为只有技术创新才能真正的促进光伏产业更好的发展,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最终达到平价电力的目标。


阅读更多

热门文章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

友情链接: